老子的成语

共 128 个成语

老子的成语有【正言若反】【自视不明】【抱一为式】【万乘之主】【哀兵必胜】【万物自化】【浑俗和光】【余食赘行】【知足常足】【思归其雌】【玄之又玄】【祸福相依】【深根固柢】【去甚去泰】【被褐怀珠】【若烹小鲜】【宠辱若惊】【老死不相往来】【大音希声】【知白守黑】【进寸退尺】【寸进尺退】【将废姑兴】【去泰去甚】【难易相成】【安居乐俗】【众妙之门】【知荣守辱】【善闭无关楗】【相差无几】【欲取姑与】【绝圣弃智】【福倚祸伏】【多易多难】【鸡犬相闻】【功成身退】【跨者不行】【慎终如始】【无为自化】【虚而不淈】等。
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。

老子相关成语

正言若反

zhèng yán ruò fǎn

把正直的话当成反话。比喻误解他人的好意。出自《老子》第六十四章:正言若反。正言:正直的话。把正直的话当成反话。比喻误解他人的好意。 复制出处:《老子》第六十四章:正言若反。

详细解释

自视不明

zì shì bù míng

指单靠自己眼睛看事物则看不清楚。出自春秋・楚・李耳《老子・道经》第24章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自视:单靠自己眼睛看事物;不明:看不清楚。指单靠自己眼睛看

详细解释

抱一为式

bào yī wéi shì

指不贪多,不外求,把守一作为天下人的榜样。出自《老子》: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。抱:持,守;式:榜样,规范。指不贪多,不外求,把守一作为天下人的榜样。 复制出处:《老子》:是以圣人抱一为天

详细解释

万乘之主

wàn shèng zhī zhǔ

指大国的国君。出自《老子》第二十六章:重为轻根,静为躁君。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轻重,虽有荣观燕处超然,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,轻则失根,躁则失君。乘:四匹马拉的车。指大国的国君。 复

详细解释

哀兵必胜

āi bīng bì shèng

一说“哀;悯也”。怜惜和慈爱士卒。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。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;能奋起抗战;必获胜

详细解释

万物自化

wàn wù zì huà

一切事物都按照本身的规律而自然变化。出自《老子》第三十七章:侯王若能守之,万物将自化。自化:自然变化。一切事物都按照本身的规律而自然变化。 复制出处:《老子》第三十七章:侯王若能守之,万

详细解释

浑俗和光

hún sú hé guāng

比喻不露锋芒,与世无争。也比喻无能,不中用。出自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比喻不露锋芒,与世无争。浑俗:与世俗混同;和光:混合所有光彩。比喻不露锋芒

详细解释

余食赘行

yú shí zhuì xíng

吃剩的食物,身上的赘疣。比喻遭人讨厌的东西。出自《老子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多余的东西。吃剩的食物,身上的赘疣。比喻遭人讨厌的东西。 复制出处:《老子》

详细解释

知足常足

zhī zú cháng zú

人没有过多的要求就能时常觉得满足、快乐。出自春秋・楚・李耳《老子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人没有过多的要求就能时常觉得满足、快乐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楚・李

详细解释

思归其雌

sī guī qí cí

谓退藏潜服。”。出自语出《老子》。谓退藏潜服。语本《老子》:“知其雄,守其雌,为天下溪。”。 复制出处:语出《老子》:“知其雄,守其雌,为天下溪。”

详细解释

玄之又玄

xuán zhī yòu xuán

形容事理非常奥妙,不易理解。出自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形容事理非常奥妙,不易理解。 复制出处: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:“玄之又玄,众妙

详细解释

祸福相依

huò fú xiāng yī

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,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。出自《老子》第五十八章。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,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。 复制出处:《老子》第五十八章:“祸兮福之所倚,

详细解释

深根固柢

shēn gēn gù dǐ

使根基深固,不易动摇。比喻基础稳固,不容易动摇。出自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柢:树根。使根基深固,不易动摇。比喻基础稳固,不容易动摇。 复制

详细解释

去甚去泰

qù shèn qù tài

指做事不能太过分。出自语出《老子》第二十九章。《韩非子・扬权》:“故去甚去泰,身乃无害。”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劝诫人。指做事不能太过分。 复制出处:语出《老子》

详细解释

被褐怀珠

pī hè huái zhū

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宝珠。比喻虽是贫寒出身,但有真才实学。出自《老子》第七十章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有才者不外露。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宝珠。比喻虽是贫寒出身,但有真

详细解释

若烹小鲜

ruò pēng xiǎo xiān

意为治理大国要像煮小鱼一样。煮小鱼,不能多加搅动,多搅则易烂,比喻治大国应当无为。后常用来比喻轻而易举。出自《老子》。《韩非子・解老》:“治大国而数变法,则

详细解释

宠辱若惊

chǒng rǔ ruò jīng

无论受宠、受辱,心里都要振动。形容人非常计较得失。出自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。一般作谓语,形容人非常计较得失。无论受宠、受辱,心里都要振动。形容人非常计较得失

详细解释

老死不相往来

lǎo sǐ bù xiāng wǎng lái

指彼此不联系,不交流情况。出自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形容彼此一直不发生联系。指彼此不联系,不交流情况。 复制出处: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:

详细解释

大音希声

dà yīn xī shēng

指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无声之音。出自《老子》。王弼注:“听之不闻名曰希,不可得闻之音也。有声则有分,有分则不宫而商矣。分则不能统众,故有声者非大音也。”一般作宾语、

详细解释

知白守黑

zhī bái shǒu hēi

意思是对是非黑白,虽然明白,还当保持暗昧,如无所见。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。出自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贬义,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。意思

详细解释

进寸退尺

jǐn cùn tuì chǐ

进一寸,退一尺。比喻得不偿失。出自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比喻得不偿失。进一寸,退一尺。比喻得不偿失。 复制出处: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:“用兵有言,

详细解释

寸进尺退

cùn jìn chǐ tuì

前进一寸,后退一尺。指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,即得不偿失。出自《老子》第六十九章。 唐・韩愈《上兵部李侍郎书》:“寸进尺退,卒无所成。”一般作定语、宾语,指得不偿失

详细解释

将废姑兴

jiāng fèi gū xīng

想要废弃,姑且先振兴。出自《老子》第三十六章:将欲废之,必固兴之。废:废弃;姑:姑且;兴:振兴。想要废弃,姑且先振兴。 复制出处:《老子》第三十六章:将欲废之,必固兴之。

详细解释

去泰去甚

qù tài qù shèn

适可而止,不可过分。出自《老子》第二十九章。《韩非子・扬权》:“故去甚去泰,身乃无害。”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劝诫人。泰、甚:过分。适可而止,不可过分。 复制出处

详细解释

难易相成

nán yì xiāng chéng

指难和易是相互转化的。出自《老子》第二章:故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形,高下相倾,音声相和,前后相随。成:变化。指难和易是相互转化的。 复制出处:《老子》第二章:故有无相生,难易相

详细解释

安居乐俗

ān jū lè sú

居住舒适安逸,习俗称心乐意。出自《老子》第八十章:民各甘其食,美其服,安其居,乐其俗,至老死不相往来。居住舒适安逸,习俗称心乐意。 复制出处:《老子》第八十章:民各甘其食,美其服,安其居,

详细解释

众妙之门

zhòng miào zhī mén

通向一切奥妙的大门。出自《老子》第一章: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众:一切;妙:玄妙。通向一切奥妙的大门。 复制出处:《老子》第一章: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

详细解释

知荣守辱

zhī róng shǒu rǔ

虽然知道怎样可得到荣誉,却安于受屈辱的地位。出自《老子》第二十八章。一般作谓语,道家的一种处世方式。守:安于。虽然知道怎样可得到荣誉,却安于受屈辱的地位。 复制

详细解释

善闭无关楗

shàn bì wú guān jiàn

善于关闭,不用闩、锁。表示对待外来侵略不能单方纯采取消极的防御措施。出自《老子》第二十七章: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,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。楗:门闩,插门的木棍。善于关闭,不用闩、锁

详细解释

相差无几

xiāng chā wú jǐ

彼此没有多大差别。出自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彼此没有多大差别。彼此没有多大差别。 复制出处: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:“唯之与阿,相去几何?美之与恶,

详细解释

欲取姑与

yù qǔ gū yǔ

要想夺取他,得暂且先给他。指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松警惕,然后找机会夺取。出自春秋・楚・李耳《老子》第36章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对付人的策略。姑:暂且;与:给与。要

详细解释

绝圣弃智

jué shèng qì zhì

弃绝聪明才智,返归天真纯朴。这是古代老、庄的无为而治的思想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老子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摒弃聪明智巧。圣、智:智慧,聪明。弃绝聪明才智,返归天真纯朴

详细解释

福倚祸伏

fú yǐ huò fú

指福祸互为因果,互相转化。出自《老子》第五十八章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指福祸互为因果,互相转化。 复制出处:《老子》第五十八章:“祸兮福之所倚;福兮祸之所

详细解释

多易多难

duō yì duō nán

如果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就会遇到很多困难。出自《老子・德经》:夫轻诺必寡信,多易必多难。多易:把事情看得太容易;多难:遇到很多困难。如果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就会遇到很多困难。 复制出处:《老子・

详细解释

鸡犬相闻

jī quǎn xiāng wén

指人烟稠密。出自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人烟稠密。指人烟稠密。 复制出处: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:“甘其食,美其服,安其居,乐其俗。邻国相望,鸡犬之

详细解释

功成身退

gōng chéng shēn tuì

指大功告成之后,自行隐退,不再复出。出自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大功告成之后,自行隐退。身:自身,自己。指大功告成之后,自行隐退,不再复

详细解释

跨者不行

kuà zhě bù xíng

跨步前进的人不能走长路。比喻急于求成的人,难以持之以恒。出自春秋・楚・李耳《老子》第24章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劝诫人。跨:跨步前进。跨步前进的人不能走长路。比

详细解释

慎终如始

shèn zhōng rú shǐ

谨慎收尾,如同开始时一样。指始终要谨慎从事。出自《老子》第六十四章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始终要谨慎从事。慎:谨慎;如:象。谨慎收尾,如同开始时一样。指始终要谨

详细解释

无为自化

wú wéi zì huà

谓无为而治。”。出自语出《老子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谓无为而治。语本《老子》:“我无为而民自化。”。 复制出处:语出《老子》:“我无为而民自化。”用法:

详细解释

虚而不淈

xū ér bù gǔ

比喻越虚心求知,知识就会越渊博。出自春秋・楚・李耳《老子》第五章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虚:空;淈:枯竭。比喻越虚心求知,知识就会越渊博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

详细解释